实验室小白必看:灰熔点测试步骤详解与常见问题解答
2025-08-05 来自: 鹤壁市冶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. 浏览次数:61
灰熔点(也称为灰熔融性)测试是评价煤灰在高温下熔融特性的重要方法,用于判断煤灰在工业锅炉或气化炉中的结渣倾向。以下是常见的测试方法及步骤:
1
测试原理
将煤灰制成特定形状的三角锥(灰锥),在可控高温炉中以yi定升温速率加热,观察灰锥在高温下的形态变化(变形、软化、半球、流动),记录四个特征温度:
1.变形温度(DT):灰锥jian端开始弯曲或圆润。
2.软化温度(ST):灰锥顶部弯曲至接触底板或形状变为半球形。
3.半球温度(HT):灰锥高度等于底部宽度的一半。
4.流动温度(FT):灰锥完全熔化成液态并铺展成薄层。
2
测试步骤
1. 样品制备
将煤样完全灰化(按GB/T 212-2008制灰,815℃灼烧至恒重)。
灰粉研磨,加入少量糊精,用模具压制成灰锥,晾干备用。
2. 装样
将灰锥竖直放置在灰锥板的三角槽中,锥尖朝上。
底板放入炉膛均温区,确保热电偶测温端靠近灰锥但不接触。
3. 炉内气氛设置
氧化性气氛:通空气或CO₂(多数标准默认)。
弱还原性气氛:CO₂与H₂混合气(体积比60:40),模拟工业炉实际条件。
4. 升温程序
初始温度:室温或900℃(直接进样)。
升温速率:900℃以下15~20℃/min,900℃以上(5±1)℃/min。
目标温度:通常至1500℃或灰锥完全熔化。
5. 观察与记录
通过观察窗或摄像头监测灰锥形态,记录四个特征温度(DT、ST、HT、FT)。
当灰锥达到流动温度(FT)或试验终止温度时结束实验。
6. 冷却与清理
停止加热,炉内冷却至安全温度后取出底板。
清理炉膛,避免残留灰渣影响下次实验。
3
注意事项
1.灰锥制备:形状需标准,避免开裂或倾斜。
2.温度校准:应严格控制仪器的温度和气氛控制参数,以避免对测定结果产生干扰。
3.气氛控制:弱还原性气氛需严格配比,避免氧化干扰。
4.重复试验:每组样品至少测试3次,取平均值以提高准确性。
5.安全防护:高温操作需佩戴防护装备,防止烫伤或气体泄漏。
6.维护校准:要确保化验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,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校准。
鹤壁市冶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创建于1983年9月,拥有现代化实验楼、生产车间和自己的技术研发团队,是集研发、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老厂家。
主要经营产品:量热仪,定硫仪,实验室粉碎机,实验室破碎机,小型颚式破碎机,密封锤式破碎机,实验室对辊破碎机,联合破碎制样机,密封化验制样粉碎机,振动磨样机,实验室棒磨机,焦炭转鼓机及配套鼓前筛,鼓后筛,颚式破碎缩分机,锤式破碎缩分机,活性炭强度测定仪,焦炭制球机等煤质化验室化验设备和分析仪器。